首页 资讯 正文

就业友好,苏州这么做!

体育正文 164 0

就业友好,苏州这么做!

就业友好,苏州这么做!

“听了(le)大师授课(shòukè),我在营养搭配、口味(kǒuwèi)调配、制作技艺、造型摆盘等方面学到不少秘诀,以后可以更好地留住食客了。”7月3日,苏州“送厨艺下乡”培训班在相城区北(běi)太湖(tàihú)培训基地举行。包括稻缘农家乐主厨蒋绍得在内,望亭镇15家农家乐主厨赶来,跟苏帮菜制作技艺第四代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昆明,学习(xuéxí)10道特色美食。 北太湖培训基地(péixùnjīdì)是苏州探索设立(shèlì)的3家乡村培训中心之一。该基地采用“1+3”模式,“1”是指基地,为综合性平台,“3”是周边三个(sāngè)点位,即稻香驿站、稻美术馆(guǎn)、承淡安针灸馆,将分别开展科技强农、艺术进村、康养赋能三大主题(zhǔtí)的培训。望亭镇副镇长顾辰喆表示,望亭镇将用好这些载体,深入挖掘本地产业(chǎnyè)特色和资源优势,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多样化的技能培训服务。 正如北太湖培训基地,苏州市乡村培训中心集“资源汇聚、人才培育、产业(chǎnyè)对接”于一体,是苏州“就近就便”为(wèi)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(jìnéng)培训的创新做法,释放了苏州支持劳动者技能成才、技能就业、技能增收的鲜明信号,也传递出苏州打造就业友好(yǒuhǎo)型城市的信心。 6月7日,苏州召开加快构建(gòujiàn)就业友好(yǒuhǎo)(yǒuhǎo)型城市工作(gōngzuò)推进会,锚定“就业友好”关键词,从顶层设计出发,在全国率先定下了(le)城市发展的(de)重要目标。苏州将把构建就业友好型城市作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鲜明路径,强化就业优先导向,提高就业带动能力,深化人力资源供给(gōngjǐ)侧结构性改革,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相互促进(xiānghùcùjìn)的良性循环。具体而言,将从技能友好、产业友好、服务友好、生态友好四个方面蓄势发力,用工作方式的升级,换来就业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提速。 培训打头阵促进供需匹配(pǐpèi) 作为制造业大市、用工大市,截至去年底,苏州就业人口达747.2万人,约占全国(quánguó)1%。比例虽然不(bù)大,却创造了全国2%的GDP,重要性(zhòngyàoxìng)不言而喻。 打造就业友好型城市(chéngshì),同样也(yě)是苏州基于现实考量作出的(de)战略选择。眼下,苏州正以(zhèngyǐ)“新型工业化”引领“制造大市”迈向“智造强市”。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,离不开一支稳定的、与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劳动者队伍。 对技能友好,苏州从影响人力资源供需匹配的关键环节下手,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需求,让培训“打头阵”,提升(tíshēng)劳动者(láodòngzhě)技术技能。 伴随数字化浪潮的演进(yǎnjìn),苏州传统产业加速转型,新兴产业(xīnxīngchǎnyè)迅速崛起(juéqǐ),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岗位需求激增。因此,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,依然是苏州工作的重中之重。 技能培训(péixùn)是最(zuì)直接的(de)(de)方式。6月7日,苏州发布低空经济“产教评”技能生态链。作为低空经济领域培训新模式,苏州从企业端征集需求,根据岗位定制课程,劳动者(láodòngzhě)相当于定向培养,学成后可直接上岗。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波认为,这种“短平快”的模式,十分契合低空经济的行业特点。 产教融合则是最典型的(de)途径。在苏州,产教融合的形式(xíngshì)很多,包括(bāokuò)校企合作“订单班”、校企产学研合作等。以“订单班”为例,企业不仅提供岗位需求,还参与课程设置、教材编写,骨干工程师(gōngchéngshī)还能担任校外导师,这样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,实习与就业无缝衔接。 创新机制护航重大项目(zhòngdàxiàngmù)用工 对产业友好,在苏州人看来,其实就是对企业友好、对项目(xiàngmù)友好。 智享生物(苏州)有限公司的生物制品项目即将投产,新加入(jiārù)产线的150名员工,正忙着最后的实验准备。时间倒回三个(gè)(sāngè)月前,当时,新产线已经到位,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监许建聪却急得团团转,该从(cóng)哪里去找这150个员工,还要有相关专业背景? 生物制品是智享生物在苏州投资的第二个(dìèrgè)项目,去年(qùnián)入选苏州市“重大项目带动(dàidòng)就业评估”工作机制,享受“一(yī)企一策一专员”就业用工服务。建成投产前三个月,也是人事专员的集中服务期。得知企业有困难,专员立即上报(shàngbào)。紧接着,苏州人社部门挑选合适的校园招聘线路,带着企业走了5所高校,用一个多月时间,帮企业招满了人。 重大项目是(shì)拉动经济的(de)“压舱石”,也是带动就业的“增容器”。去年,苏州率先推出“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”工作机制,把市域范围内,当年度计划投资额3亿元及以上,且在次年(cìnián)6月底前竣工的项目,纳入就业评估范畴,前置用工服务。目前,全市已有(yǐyǒu)211个(gè)重大项目入选,投用后预计用工5.1万人,其中新招用工3.8万人。 前不久,随着恒力新材料基地、亨通光导光纤改造(gǎizào)、苏州(sūzhōu)低空服务监管平台等12个重大项目与人力资源(rénlìzīyuán)平台、院校签约,苏州新增12家“用工保障服务联盟(liánméng)”,标志着“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”工作机制迎来升级。 让劳动者“安薪”更(gèng)“安心” 实现服务友好(yǒuhǎo),苏州(sūzhōu)的出发点也很明确,就是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保障。 6月8日18:05,住在相城区的吴洪明,在苏周到APP上提交了(le)“苏州宝宏物流招聘装卸搬运”的申请。手机还没放下,面试(miànshì)电话就来了,地点就在望亭零工驿站,他骑(qí)电动车过去,只要十分钟。“以前找活(zhǎohuó),多是熟人介绍,扫个二维码就进群了。公司是谁,正不正规(zhèngguī)也不知道(zhīdào),吃了亏,只能自认倒霉。”吴洪明说,打零工累一点没关系,有保障才安心。 在苏州,像吴洪明(wúhóngmíng)这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达36.4万人。6月(yuè)7日,苏州在城市(chéngshì)生活服务总入口苏周到APP上线灵活用工模块,与零工巧匠、智灵犀等4家优质零工平台合作,提供岗位。 “我们自主研发的数智就业服务平台,从任务(rènwù)发布(fābù),到劳动者接单、面试、服务,再到验收、结款,可实现全流程规范管理,每个环节有据可查。”江苏零工巧匠人才(réncái)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副总裁(fùzǒngcái)张晓东说,上线当天,公司还与美团、京东、曹操出行等6家(jiā)平台经济企业签约,将针对平台特点,定制服务产品。 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就业群体,苏州把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设在校园,凝聚“政校行企”资源,共同做好职业辅导、就业指导、创业扶持,让学生出校(chūxiào)前(qián),形成合理(hélǐ)的(de)预期,选择合适的方向。目前,苏州已在10所(suǒ)高校设立就业服务站,累计为大学生开展指导1.78万人次。 营造友好城市就业生态(shēngtài) 建设就业(jiùyè)友好型城市(chéngshì),是一项系统工程、长期工程。这意味着,苏州既要谋求具体工作的领先率先,又要综合施策,营造一个(yígè)友好的城市就业生态。事实证明,苏州有这个基础,也有这个能力。 如今来看,苏州已连续(liánxù)五年获评(huòpíng)全国“最佳(zuìjiā)促进就业城市(chéngshì)”,在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五。今年1至5月,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7.77万人,占全省30.7%、全国3.3%。截至5月末,全市用工备案人数达543.3万人,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。 从靠前的排名,到平稳向好的用工市场,这些都(dōu)为苏州营造友好的城市(chéngshì)就业生态奠定了基础。 着眼未来,苏州将重点做好“稳、拓、转、护”四方面工作,综合运用财政支持(zhīchí)、税收优惠(yōuhuì)、金融支持、社会保障等一揽子政策,帮助企业(qǐyè)稳岗扩岗;加大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、智能网联汽车等新领域就业(jiùyè)岗位开发,做好数字转型中的岗位挖掘、职业转换;推广“共享用工”,促进就近就地转岗就业;用好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平台,“一对一(yīduìyī)”跟踪(gēnzōng)帮扶困难群体。 新华日报·交汇点(jiāohuìdiǎn)记者 徐瑞雅
就业友好,苏州这么做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